联友你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注册学籍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学籍
x
胡军:浙商期货总经理 2002年涉足期货管理工作,曾任天马期货(浙商期货的前身)董事、董事长,兼任中国期货业协会申诉委员会委员、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副会长、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关链接: 访谈精彩语录: 股指期货出来后,浙商期货依然占有很大的优势。 在股票上买入,在期货上卖出,这种低风险套利方式的进步是一种标志,一种转折。以后个人投资者也能更多更好地选择一些相对低风险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大进步。
当时和《都市快报》做这个擂台赛,没想到会搞得这么好,客户对大赛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大资金和小资金在操作方式上是不太一样的,特别是法人客户的操作手法和一般散户的操作手法是不一样的,能运作大资金的操盘手更接近法人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大赛发掘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期货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中,增资是必然的。 注册资本增资到5亿后我们就有7亿的净资本,基本能达到100多亿保证金规模的需求。
发展是需要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发展,也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要为行业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期货公司要发展重在九个字:搞服务、出产品、抓创新。
服务是传统的,浙商期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服务。
只要咨询业务出来了,就可以把期货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盈利模式产品化,推荐给我们的客户,为他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创新一直是期货公司发展的动力。
当下一阶段大家都在做(套利)的时候,套利要获得超额利润或者高于平均值的利润就要比技巧、比水平。 相对来说,现在套利的空间在减少,但不排除今后会加大。 迷你股指期货这一两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中国整个资本市场投机气氛太浓。
中小散户的投资水平还需要培育,迷你股指期货不推出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今后期货公司更重要的是做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只做通道业务。 咨询业务可以说就是CTA业务的前身,只有先做好了咨询业务才能做好资产管理业务。
2011年一定会有涉及期货的理财产品推出,但不一定是期货公司在推,期货公司要推是看监管政策的,期货公司不能推就可以通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现货这些平台推出。
随着产品的提升,金融工程的优势也将逐步体现,我们核心的竞争力也会慢慢体现出来。
2011年一年我们打算推套利产品,我们的套利客户群体急需这个产品。
在期货市场要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有定价权,在国内要有定价权,在国际上也要有定价权。 我觉得到了2012年也不会太好,所以说2011年成为一个调整年是很正常的。
这个调整年刚好得以缓冲,浙商期货也要通过这个调整年把基础再做得扎实一些,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更好一点。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前20年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那后20年就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黄金期。 期货中国1:胡总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期货中国网的专访。浙商期货近几年发展较快,尤其在2010年,无论在保证金、交易量、利润额上浙商期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胡总能否介绍一下2010年与2009年相比浙商期货具体的增长数据? 胡军:从数据上来说,2010年整个公司的经营利润税前是9000万左右,税后6677万,比2009年增长了50%左右,在全行业处在领先地位,对于这个数据,董事会和其他各层面都是比较满意的。从保证金规模上来说,浙商期货以比较稳健的方式在增长,增长了50%多,最高时30多亿,年底在30亿左右。从四大交易所年底综合排名情况来说,浙商期货在郑商所相对差一点,排在第十几位,在中金所排在第11位,在上期所排在第10位,在大商所排在第6位,公司综合实力应排在全国前10位。股指期货出来后,浙商期货依然占有很大的优势,某些期货公司在竞争上有所退步,我们还是保持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是比较欣慰的。 从增长上来说,一个是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就是质的提高。2010年浙商期货在质的提高上有两个亮点: 一个亮点是在股指期货上市后套利交易盈利模式的推出。以前的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是以投机为主的,很多投资者参与进来以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赚钱,商品期货更多意义上是投机交易,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投资者在股票与股指之间做低风险套利。这种进步以前是没有的,商品期货的套利一方面做现货的买卖,另一方面做期货的买卖,必须和现货打交道,对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很难实现。但是股指期货出来以后,很多个人投资者有较多的股票交易经验,对他们来说,在股票上买入,在期货上卖出,这种无风险套利方式的进步是一种标志,一种转折。以后个人投资者也能更多更好地选择一些相对低风险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大进步。浙商期货在股指期货上市后推出了很多盈利模式,希望这种新的服务能够给投资者一种盈利模式的选择,这是我们去年第一个亮点。 第二个亮点就是股指上市后,技术进步方面的亮点,浙商期货有了软硬件上的提升。以前的期货公司总体实力比较弱、经营能力比较差、在各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客户在安全、交易快捷等各方面的需求。这几年浙商期货加大了投入,各种看盘软件、交易软件,还包括交易过程中的一些策略软件,我们都做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浙商期货的客户明显有一种感觉,就是下单的通畅度比以前要好很多,稳定性要比以前高很多,做到双备份、三备份、甚至四备份。浙商期货交易系统速度很快,整体瘫痪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个优势现在是很明显的。2011年我们还要搭建一套“VIP”系统,专门提供给机构客户或是基金客户,它和普通的客户系统是分开的,不在同一系统里,就是大小单的下单跑道分开。除了做好同城灾备,还有一个就是“两地三中心”,主机房接入点、黄姑山路机房接入点、义乌机房接入点,通过三个接入点确保系统顺利运行。2012年应该还要上异地灾备,主机房、黄姑山路同城灾备和义乌异地灾备。所有的投入大概5000万左右。 期货中国2: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浙商期货在人才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提升方面是否有所跟进? 胡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大力培养人才,人员数量也是成倍地增长,现在浙商期货有300多人。2011年的计划,人员方面我们打算再招150至160个人,按照这样发展到2011年年底人员将达到四五百人。 人才培养方面,这几年公司的新增人才基本上是自身培养,主要通过各大院校招人,然后做充分的培训,基本上能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我们的基础人才战略更多倾向于自身培养,很少从其他的期货公司挖人,我们考虑的不仅自身要发展,还要对整个行业负责。大专院校我们比较喜欢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学院这些大学,像浙大过来的人才,优势的确是非常明显的。第二个层面就是高端人才,这些人才我们通过银行、网络技术公司来招取,比如数据库人员、网络安全人员会从这些行业引进,可能也会引进有专业技能、拥有专业证书的人才,其中有一些可能从国外或是有一定经验的回国人员里面来引进,给予相对比较高的报酬。比较缺的就是研究人员,现在研究分成宏观经济研究、品种研究和金融工程的研究,这些人才目前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分几个方式引进,比如宏观经济研究的人才我们更多倾向于从证券公司的宏观经济走向、行业研究员等方面引进一部分人才过来。特别是现在各品种的金融属性比较强,我们也倾向于从银行引入人才,现在公司的营业部经理中就有从银行转来的。另外品种研究方面我们希望从专业化的公司或者现货企业、以及一些做的比较好的现货网站、在现货领域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员里获得。再说金融工程,我们主要引入有国外从业经验的,或是原来一直有兴趣从事这块的人才,某些还可能从客户群里面发掘。 未来3到5年,整个期货行业应该还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所以要不断培养新的梯队才能满足整个期货公司的需求。 期货中国3:浙商期货目前在北京、上海、大连、宁波、温州等国内大中型城市拥有十六个营业网点,接下来在营业网点布局方面,浙商有什么安排?浙商证券的营业网点资源将如何支持浙商期货的业务发展? 胡军:我们目前是总部加15个网点,再加筹建中的广州营业部。而浙商证券目前有54个网点,分布在省外的比较多。浙商期货16个营业部里省内有10个,今年我们会增加一个丽水地区的营业部,浙江除了衢州以外都有了网点,所以接下来几年网点更多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像江苏、山东、湖北等省是我们重点在考虑的。按目前的速度,期货公司一般一年可以建两个网点,在未来两三年里能发展五六个,可能在整体布局上我们考虑要和浙商证券有所区分,他们已有网点的地方,我们就不会作为第一步考虑设点的地方,我们现在有两个股指期货的委托结算公司(浙商期货是中金所全面结算会员,可以为其它期货公司提供结算服务),一个在安徽一个在湖南,他们所在的地方我们一般不考虑设点,这也是对合作伙伴的一种扶持。 总体思路上来说,第一是在浙商证券和委托结算公司以外的城市,第二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大型城市,第三是重点把现有的网点做好。浙商证券有17个已取得IB业务的网点,但业务没有正式开展,如何帮助它培养人才,把网点做起来,这是我们在网点扩张上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三五年来看,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网点,这是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路径。 期货中国4:2009-2010两年浙商期货与《都市快报》合作举办了八期期货实盘擂台赛,请问胡总,贵公司举办这个实盘大赛的初衷是什么? 胡军:当时和《都市快报》做这个擂台赛,没想到会搞得这么好,客户对大赛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当时做这个擂台赛的目的是两个: 第一:希望给我们的研究人员和服务人员一个提高的平台。我们期货公司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服务好客户,服务客户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说如何做好行情研判并给客户合适的指导。通过这个擂台赛我们的研究人员可以为客户做指导,这是给研究人员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让他们有压力,通过对客户的指导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第二:希望通过这个擂台赛发掘一批优秀的操盘手或操盘团队。从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来看,期货公司可能会有一些创新的业务,比如资产管理业务等,这些业务的发展需要培育一个优秀的理财团队,目前期货公司员工是不能交易的,那如何去培养这个团队呢?我们只能从客户群中去发掘,然后培养这批人才。这为今后资产管理业务搭建基金经理人团队做一个铺垫。 期货中国5:2011年浙商期货还将和《都市快报》继续合作举办大赛,并且对大赛做了一些变化和提升,2011年的大赛和前两年相比,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胡军:今年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增设了一个50万元组,这源于尚主席提出的“期货行业从量变到质变提升”,增设这个组的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如何实现量变到质变。从现在的期货市场来看,很多的法人客户对期货的认识、对套期保值的需求在提升,另外一些大资金对参与期市的需求也在提升,他们希望整个期货行业能够提供有一定经验的人。希望大赛培养的某些人才能作为他们投资团队的人选。 以前我们5万元组选拨出来的人,操作的资金量相对比较小,更多的带有投机的成分,和现在法人企业的需求有一定距离。为了顺应整个市场的需求,我们希望能发掘一些适合大资金或能掌控大资金运作的操盘人员,这是我们考虑的方面。大资金和小资金在操作方式上是不太一样的,特别是法人客户的操作手法和一般散户的操作手法是不一样的,能运作大资金的操盘手更接近法人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个大赛发掘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期货中国6:期货行业保证金已经进入千亿时代(2010年最高峰全市场保证金约2000亿),优秀的期货公司的保证金也将拓展到百亿规模。我们都知道净资本影响到公司规模的发展,股指期货上市后,各大期货公司纷纷增资 扩股,您如何看待这新一轮的增资?浙商期货有没有这方面的举措? 胡军:期货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中,增资是必然的。浙商期货每年都在增资,07年从3000万增到一个亿,08年至09年从1亿增到了1.5亿,09年初到现在我们计划增资到5亿,估计到2011年三月份左右能完成5亿的增资,这次增资完成后可能下一步还要考虑增资到10亿。注册资本增资到5亿后我们就有7亿的净资本,基本能达到100多亿保证金规模的需求。我想只要是想发展的公司也和我们一样会逐步增资。
期货中国7:最近这两年,海通、国泰君安等券商系的公司发展迅速,可以说是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胡总您觉得它们的高速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胡军:可持续性是肯定的。海通、国泰君安这两年发展很快,这和它们的基础是有关系的,它们本身在投资者群体中的知名度很高,而且营销渠道相对来说也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往上发展的速度,可能就比一般的期货公司要快一些,这是它们的优势,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个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发展是需要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发展,也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要为行业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希望海通、国泰君安也能在期货行业里面成为龙头企业,成为龙头的标志不仅是达到了多少的保证金或是手续费,更主要的是在行业内能否起到带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也希望海通、国泰君安它们不仅是在自身的数字上,更多的是在内涵上发展,在竞争上能够起到一个良性竞争的带头作用,带动整个期货行业良性发展,真正做一个行业龙头企业,我们希望海通、国泰君安能在各方面为大家做一个榜样。 期货中国8: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作为一个在浙商证券支持下的期货公司,浙商期货将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胡军:期货公司要发展重在九个字:搞服务、出产品、抓创新。 服务是传统的,浙商期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服务。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在提升服务水准,陆陆续续已经有了一些收获,在服务上我们将促进研究领域的提升,同时2011年要上CRM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是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的服务手段通过CRM系统传导给每一个有需求的客户。我们以前最大的困惑是公司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知道不同的客户具体需要什么。以前的做法是要么都不给他,要么都给他。都不给,客户什么也得不到,而都给,客户就会觉得很烦,对于公司来说也浪费了财力。我们的CRM系统上线,还伴随呼叫中心也一起上线,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不同的服务有选择性地传递给不同需求的客户。这是我们2011年的一个计划,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出产品和2010年的监管环境有关系,目前来看,咨询业务在2011年有所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资产管理业务可能只是作为研究),只要咨询业务出来了,就可以把期货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盈利模式产品化,推荐给我们的客户,为他们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我们可以做到把期市盈利模式产品化后通过咨询的方式推荐给客户,因此希望明年通过跟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合作推专项理财业务,还有跟券商合作推一些定向产品和集合理财产品。 创新一直是期货公司发展的动力。以后在资产管理业务、还有包括境外代理业务等方面有没有可能出新的盈利点或新的模式。2011年有一些新的品种可能会出来,包括期权的研究、更多衍生品的研究也会进行,当然,这也都要看2011年的监管环境。 期货中国9:股指期货上市后,由于政策的限制,机构客户并没有较多的参与,但是未来的股指期货市场,必然会有大量的机构活跃其中,目前浙商期货在机构客户的开拓和服务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进展或规划? 胡军:机构客户一直是一个努力的方向,看上去现在的机构客户比例偏低,这和浙江的大环境有关,其实整个浙江省参与的机构客户数量并不少,但是纯粹的套期保值交易的客户不多。 什么是机构客户呢?我们可以定义为几类,第一类是专业的投资者,比如一些投资公司,它可能用自己的钱来做,也可能不是自己的钱,不管它是以个人名义做还是以法人名义做,都是叫机构客户,这一类是以投机盈利为目的的;第二类是以企业家个人资金或者是法人资金来参与自营,这其实也是一种大的机构客户。第三类是套期保值企业,它的目的是为了转嫁风险。 目前浙江市场来看第一类和第二类是比较多的,缺少的是第三类,就是完完全全以套期保值参与期货交易的客户,缺少的原因是浙江省大的现货龙头企业不多。但是在A股市场浙江有180多家上市公司,大的上市企业对于套期保值需求是非常大的,今后做机构客户开发的潜力非常大。在上市公司中个人持有的股份上,如何进行市值管理,这块的需求如何让他们了解,然后慢慢地培养能够进行市值管理的群体,为他利用期市进行市值管理,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期货中国10:股指期货是非常专业、风险性也比较高的投资工具,针对股指浙商期货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金融工程部”,请问到目前为止是否有取得一些成果?有没有研发出一些新的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服务哪些类型的客户群体? 胡军:金融工程部成立将近一年,我们做了几类产品: 第一个,金融工程部一开始就做套期保值产品,当时我们判断基金会参与套期保值,公募基金需要对持仓进行一个套保,那时我们出了款产品,就是如何对它的股票进行计算来套保。套期保值产品是我们拿出来的一个新产品,目前来看这个产品成果是出了,但是很多投资者对套期保值不是特别理解,包括像现在的公募基金很少用股指期货做套保。所以目前这个产品我们是有了,但是没有很好地用。 第二个产品是股指期货的套利产品,这个在2010年初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出来。这个产品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股指期货和ETF基金的套利;第二阶段是股指期货和ETF组合的套利;2010年6月以后用ETF的套利空间缩小,因此第三阶段尝试用一篮子股票(几十只股票)和股指期货进行套利,这个方法在6、7月份用下来效果不错;8月以后,做全复制的套利,第四阶段我们用300只股票(实际上是290多只股票)和股指期货套利,它的收益率不错,年化可以达到30%左右,我们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我们在做套利产品的第五个阶段,Alpha套利。希望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去追求套利的超额利润。Alpha套利产品和我刚才说的第三个阶段是有区别的,这个产品的前提是我们完全知道套利的两边可能会跑偏,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尽可能去把跑偏的负值减少,把跑偏的正值增加。这个是我们今年要做的第一个产品,还有要做的就是一个单边趋势的产品,实际上我们目前已经有了,还在不断地修正中,希望2011年在单边投机上出一两个产品。
期货中国11:在股指期货未上市前,您就表示“股指期货刚开始的套利机会是非常多的,只要你搞明白了,获利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事实证明股指刚开始的套利空间确实较大,那您觉得目前股指期货的套利空间如何? 胡军:从1月份的情况来看,我们在大量做套利。目前股指期货跟现货的差价在30个点左右,最多也就是30到50个点,一般的套利都是做一些中长线趋势套利,他们要考虑50个点以上才会去做,而我们的套利盈利几率更高一点,融合我们自己对期货多年的经验,30多个点也有机会,从目前来看我们每天都在做,年化收益率也在百分之十几。 当下一阶段大家都在做的时候,套利要获得超额利润或者高于平均值的利润就要比技巧、比水平,而不是说无论谁只要拿个软件就能做。虽然软件的优劣可能会造成收益的高低,但在套利上你要获得更好的收益,就要结合你的经验和判断。相对来说,现在套利的空间在减少,但不排除今后会加大。 期货中国12:目前,部分中小投资者纷纷表示希望能推出“迷你股指期货”,您觉得到怎样的一个时机有可能推出迷你型股指期货? 胡军:迷你股指期货这一两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中国整个资本市场投机气氛太浓,我们只用了20年时间,就在量上做到了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但同时我们整个市场的机构客户参与比例还偏低,服务国民经济和产业客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过程不只要追求交易量达到全球第一第二位,还要提供一个期货市场能够稳定反映现货市场价值,为我们的套期保值客户及基金法人客户服务。如果说在如此浓厚的投机气氛中再推出“迷你股指期货”,会让人感觉到整个期货市场是鼓励投机的,就和目前的监管方向不一致,所以我想至少一两年之内不会推出“迷你股指期货”。但未来会不会推,就要看我们整个市场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 从期货公司的客户群体来看,大资金账户比小资金账户的盈利比例要高一些。中小散户的投资水平还需要培育,迷你股指期货不推出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期货中国13:12月3日,在深圳举行了第六届国际期货大会,会上讨论了三项期货创新业务,包括期货咨询业务、CTA业务和境外代理业务。有人说CTA业务是中国期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胡军:这个肯定是对的。目前来看,国外期货公司如果单纯做通道业务,则追求越简单越好;如果要差异化就要看服务客户的能力,帮客户做好资产管理的能力。像国外的高盛公司,它向全球推出一个产品,用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有人会花三百万美金去买它的一个产品。所以今后期货公司更重要的是做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只做通道业务。咨询业务可以说就是CTA业务的前身,只有先做好了咨询业务才能做好资产管理业务。 期货中国14:期货理财产品一经推出,如何保护购买人的投资利益就成为投资者备受关注的焦点。您能否谈谈期货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建议? 胡军:2011年一定会有涉及期货的理财产品推出,但不一定是期货公司在推,期货公司要推是看监管政策的,期货公司不能推就可以通过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现货这些平台推出。 理财产品出来,作为投资者要去买,就要仔细地去看看这个产品的说明书,因为期货的理财有很多类,比如我之前一直在介绍的股指期货的套利,套利有完全的套利和Alpha套利,风险程度是不同的。作为投资者来说,如果期货理财产品推出了,这是一个新型的产品,我觉得我们可以购买,但在购买时关键要关注的是:1、这是个什么产品,套利型的还是投机型的。假如说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且期望高收益,那么可以选择高风险的投机产品,若只是希望有稳定的收入,不想承担太多的风险,那么建议购买套利型产品。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还要明白这个产品具体是怎样的。套利产品就要搞清楚是完全的套利还是非完全的,也就是完全没有风险的套利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套利,是完完全全的股指期货的套利还是带有商品期货的套利。投机产品就要搞清楚是一个操盘手在操作,还是分散在操作,比如选10个操盘手,每个操盘手的风险指数不一样,做一个组合,那么相对来说比一个操盘手在操作的风险就要小,当然它的收益也会减小,因为平均化了。 所以当你购买期货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样的产品,当你了解你所要购买的产品后,相信你一定会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也能够得到你自己期望得到的收益。 期货中国15:浙商期货在期货理财产品上做了哪些准备?将来,在期货理财产品的开发和服务上浙商期货会有怎样的优势? 胡军:我们有几个产品比较成熟。其实2010年浙商证券已经在做4个定向理财产品,而且收益还不错,2010年收益是17%。今年我们想通过浙商这个平台推出一个套利产品,正在计划中,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公募基金平台,看看金融工程的一些产品能否运用到国内公募基金的组合上。相信随着产品的提升,金融工程的优势也将逐步体现,我们核心的竞争力也会慢慢体现出来。 2011年一年我们打算推套利产品,我们的套利客户群体急需这个产品,很多投资者希望有这个套利产品,但是他们原来没有做过期货,你让他参与期货交易来投资,这个意见很好,但如果有一个套利的平台,让他们参与购买一些套利产品那么更好。我们将做一个套利对冲的论坛,3月底会请一些知名的实盘交易的套利专家来向大家介绍经验。 期货中国16:由于国内政策的限制,国外的期货经纪机构不能进入中国,而国内期货公司的境外代理业务也只是在香港做了小范围试点,不难看出国内期货公司在国际竞争能力上的缺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必然要和国际逐步接轨。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国内的期货公司应如何规划和打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胡军:在期货市场要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有定价权,在国内要有定价权,在国际上也要有定价权。现在卖废铜烂铁的人也每天对着期货盘在定价,所以说中国市场发展到现在,一些品种,特别是上海的金属品种在国内的定价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整个中国而言在国际的定价权没有完全地体现出来,那么这个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这个和没办法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有关系。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推出境外业务这个课题,证监会对这项业务已经研究了三年了。 希望对国内的期货公司能够开发代理外盘交易,等到这项业务成熟,内外盘就能打通,更多的产品就能建立出来,中国对国外品种价值的影响就能体现出来,这时定价权上中国的地位就会逐步提高。期货公司要做境外业务就要有所准备,浙商期货已经把境外期货代理业务作为一项研究任务。我们觉得研究是一个前提,毕竟现在国外交易所的机制、规则和国内是不一样的,国外有这么多的交易所和品种,每个品种的波动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这些都了解了以后,等到时机成熟,境外业务真正推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能从容应对。
期货中国17:2010年11月,中国证监会着实加强了市场运行的监管力度,三大交易所也相继出台了取消手续费优惠、限制开仓手数、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措施,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胡军:我觉得这个和整个宏观经济政策有关,2010年我们国家处在通胀压力下,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遏制通货膨胀,这个可能就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工作重点。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国家对房产业进行了很多调控政策,最严厉的政策就是要告诉你:最好不要买了。但是房价还是没有降下来,因此,调控的力度应该不会减弱。我们期货市场也类似,期货市场反映的是大宗商品,去年来说不管是大宗商品还是小宗商品都在涨价,国家希望在全国通胀压力下,期货市场能够起到一个比较好的作用,能够帮助稳定物价。中国证监会作为一个国家机关,它必须把国家宏观政策落到实处,所以相对来说去年交易所出台了这么多的措施,主要原因还是宏观上的。 期货中国18:监管的严厉、交易量的萎缩会不会成为2011年的常态,2011年会不会成为整个期货行业快速发展中的一个回调年?期货公司的日子在2011年会不会比较难过? 胡军:从2011年来看肯定会有所萎缩。按惯例来看,每一年的低点出现在年后二三月份,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忙着过年,还没有回到这个市场中来,很多投资者还没有到重新进入的状态。今年感觉过了元旦以后交易量就明显下降,到二三月份可能就更难过,我觉得到了2012年也不会太好,所以说2011年成为一个调整年是很正常的。 可喜之处也有,监管层面来说,证监会早早地做了一些事,比如说如何防止行业的恶性竞争,规范行业的竞争,他们已经在这个方向上作出努力了,所以说2011年的竞争压力会好一些。还有一方面来说,这几年期货行业发展的确非常快,很多期货公司会跟不上,包括服务客户的能力上,那么这个调整年刚好得以缓冲,浙商期货也要通过这个调整年把基础再做得扎实一些,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更好一点。 所以我觉得也不要太悲观。 期货中国19:随着监管层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期货的交易量受到影响的同时期货公司的盈利也将受到影响,2011年浙商期货将如何来应对这个问题? 胡军:我算了一笔账,估计按照正常情况,我们明年的利润会达到税后四千万,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增资后我们有7个亿的净资本,尽管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收入还是能维持的,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太悲观。但是盈利上面我觉得不会像以前那样翻倍式的增长,要获得更多的盈利就要靠管理上的提升,同时还要做好跟员工、客户、董事会层面等各方面的沟通,让大家对你全年的计划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培养自己的品牌优势。 期货中国20:您觉得在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期货行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未来,期货行业又会成为怎样一个角色? 胡军:整个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主要是证券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提起资本市场,就会说股市,但事实上资本市场至少有三大块:第一是银行,这是比较成熟的。第二块是证券市场,第三块就是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的重点就是在期货行业。我觉得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前20年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那后20年就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黄金期,期货市场的发展就会比较好。从成熟的市场来看,期货行业在整个资本市场的比重至少是三分之一。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这个比重连三分之一都不止,所以这个就是发展的前景,在这个过程当中,期货行业还会有一个高速发展期,我们已经经历了五六年的高速发展期,还有至少10年的高速发展,所以我们现在的调整是为了今后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我很看好这个行业,所以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这是个朝阳产业。 期货中国网 主持:沈良 录音整理:章水亮 2011-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