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友你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注册学籍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学籍
x
日本内阁府前天傍晚通过经济新增长战略计划,推动所谓「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的结构改革,重点包括削减企业税、增加劳动人口、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等逾二百多项内容,尽管瞄准了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但由于改革范围过广;而且项目从立法到执行,既要面对抵制压力,也需经一个漫长过程,故「第三支箭」能否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带日本走出「失去二十年」的泥潭,关键在于能否打破具体落实的巨大障碍。 去年六月,安倍政府发射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两支箭」后,为了支撑「安倍经济学」的声势,推出「日本再兴战略」经济增长新策略。然而,这些结构改革措施被指内容毫无新意,甚至连农政改革这个敏感议题也不敢触碰,令市场大失所望。 如今推出「第三支箭」新升级版,虽然在结构改革上加强了力度,但所拉开的改革范围却又过于宽阔,流于空泛,且缺乏推行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究竟安倍晋三首相有多少推动改革的真正决心和诚意,有待观察。 细看这个经济增长新战略蓝图,最受注目的焦点包括降低企业税和改革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GPIF),未来七年,政府把企业税下调至百分之三十以下,增加企业利润,借此激励企业把留存盈利再作投资、向雇员加薪,以刺激消费;另一方面,重新将规模庞大的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资源多投向股市,推高资产价格,冀达到摆脱通缩、同时使经济形成良性发展循环的效果。 诚然,措施是对焦了经济的结构问题。事实上,日本的企业税高达接近百分之三十六,确比很多欧洲和亚洲国家为高,大大削弱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然而,降低企业税将导致官方财政收入减少,势必令日本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百上加斤。 目前,日本政府的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高至百分之二百五十令人咋舌的水平。据最新资料显示,自去年日本央行开始实行货币量宽,每月购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后,截至今年三月,持债比率占国债发行余额超过两成,首度成为最大的国债持有者。 若日本央行停止购债,国债孳息率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央行估计,日本国内银行持有国债的估值将损失六万亿美元,可见日本政府巨额债务,已然成为该国经济改革的最大绊脚石。安倍现提出削减企业税,然而无法说出调降的幅度细节和时间表,反映减企业税不仅困难重重,其影响更牵一发动全身。 显然,日本结构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重振日本企业。过去二十年,日本私人部门的生产率每况愈下,因此,改善企业资本配置的效率、改革就业市场,让雇佣双方能够自主缔结劳动合同,便利企业进行雇用和解雇、简化监管程序,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是改革的重心,但在目前日本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下,推动起来却依然诸多阻障。 可以说,「第三支箭」似呈现强弩之末;在农政改革等争议性领域,改革内容点到即止,难怪市场对安倍政府推动结构改革的成效,始终缺乏充足信心。 虽然今年首季度日本经济表现相对理想,但随着消费税提高后,第二季度增速明显放缓,若政府明年再将消费税率上调至百分之十,势必打击国民消费意欲,使经济有再次陷入通缩循环之虞,而安倍政府所提出新增长战略和长期政策蓝图的措施,恐怕亦远水难救近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