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友你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注册学籍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学籍
x
第一章:组合
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动通常可以由K线绘制于二维图表之中,图表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空间,K线随时间轴向右生成,随空间轴产生价格变化。每根k线在空间轴上有四个重要的数值,分别是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其中开盘价和收盘价侧重时间属性,代表特定时间跨度下开盘数值和收盘数值,最高价和最低价侧重空间属性,是该时间单位下所到达过的最大数值和最小数值。
K线图可应用于任意时间周期,金融市场时间周期设定同样遵循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普遍采用年、月、周、日、时等宇宙空间运动周期所形成的自然周期数。如小时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小时、日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天、周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星期、月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月、年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年。
单只K线是所在时间周期下的最小单位,衡量单只K线的上涨或下跌,是由所在K线开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收盘价在开盘价的上方时称之为上涨,用阳线表示;收盘价在开盘价的下方时称为下跌,用阴线表示。当发展出相邻K线时,要以上一只K线的收盘价和当前K线价格相比较来确定涨跌幅度,而不是单纯只看一只K线了。因此在分析前后相邻K线涨跌时,由于后者初始价格继承于前一只K线的收盘价格,因此会出现当前开盘价格高于或低于之前K线收盘价格的情况,称为高开或低开。如果高开后收盘价格低于开盘价格,并高于上一只K线的收盘价格,可知这是一只阴线,但并不能称之为下跌,因为相比上一只K线的收盘价是涨的,所以是上涨。同理,如果低开后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且收盘价低于上一只K线的收盘价格,可知这一定是一只阳线,但不能称之为上涨,因为总体是跌的,所以仍称其为下跌。人们通常把此类阳线或者阴线称之为假阳线或假阴线。
随时时间推移,K数量不断生成,市场的复杂性呈几何倍数增长,单纯的涨跌判定并不足以厘清市场内在关系,需要用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对K线的发展变化予以客观评价,这便是联线理论的逻辑基础。下面由简入繁,从第一根K线推导市场运行逻辑:
在组合级的分析中,根据k线演变的复杂程度,可依次划分为简化组合、变化组合、趋势组合。当某根k线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同时大于相邻K线时,需要对这些K线进行合并处理,这根最长的K线称为代表K线,所构成的组合称为简化组合;直到合并处理后的相邻代表K线最高价和最低价非同一根K线时,此类结构称之为变化组合,当K线继续发展,最高价和最低价所在的两根代表K线从相邻转变为相隔时,只要这两只代表K线仍有交集价格区间的也称为变化组合;直到相隔简化组合无交集价格区间时称为趋势组合。趋势组合又名段初,即线段初成的意思;整体向上时称为上升线段,向下为下降段。
第二章:转折
段初成立之后可以继续延伸这条线段也可以随时结束,判断线段完成的标准是相反方向的线段形成,例如判断一条向上线段的结束,需要由一条向下线段的成立来判定,反之亦然。两条涨跌方向相反线段的连接称为转折,转折后线段涨跌幅度小于转折前线段时,称为回调转折,简称回调,使之构成回调的线段称为回调段;回调段继续延伸,直到转折后线段涨跌幅度大于转折前线段时,属于反转转折,简称反转,使之构成反转的线段称为反转段。因起始线段有上升和下降之分,由此得出上升回调、上升反转、下降回调、下降反转共四种类型的转折。
在时空坐标系中,已知纵轴空间垂直于横轴时间,其间形成的夹角,时间轴为初始值,空间轴为最大值,当线段与坐标系之间呈45度角运行称为均衡上升或均衡下降,大于45度角为强势,小于45度角为弱势;判断转折强弱时,以转折前的线段为基准计算和转折后线段间的内角,90度角为均衡转折,大于90度为弱势转折、小于90度为强势转折。假设把一对相反方向的均衡转折叠加,将得到上下左右各一个直角的正方形“◇”,此图形称为联线理论均衡正方。
联线正方是一个理想值,实盘中表现为正方趋向,市场总会从旧的均衡正方离开,奔向新的均衡,如此往复。当均衡体现在线段运行之中时,上升或下降段趋向于45度角运行;当均衡体现在转折之中时,转折趋向90度角运行,例如强升会对应弱降,弱升对强降,反之亦然。除了空间均衡,在时间周期中同样趋向均衡,例如强势上升和强势下降交替,说明均衡处于更低的时间周期之中;反之弱势上升和弱势下降交替,说明市场正酝酿更大时间周期的均衡。其实无论市场处于哪个周期,都会围绕在偏离均衡与回归均衡之间交替发展,例如强对强波动之后往往将经历较为漫长的混沌期,而当弱对弱的波动持续较长时间,其后往往容易出现较强的短期波动。
第三章:形态
一处转折由两条线段构成,构成转折的左侧线段为起转段,右侧为终转。因相邻转折之间共用一条线段,也就是第一处转折的终转和第二处转折的起转为同一条线段,当这两处转折构成的三条线段具有重叠价位时形态成立,重叠部分称为形态单元。为了方便后续描述,可以把形态起点所在线段称为初形段,形态终点所在线段称为终形段,初形段和终形段之间的线段称为连形段。
根据组成形态的先后4个价位,可分别归纳出调整、突破、中继、振荡共4种形态,当回调转折之后出现回调段时构成调整形态,当此回调段延伸为反转段时构成突破形态;反转转折之后出现回调段,且回调段的终点和反转转折起点价位相交时称为中继形态,当此回调段延伸为反转段时构成振荡形态。
联线理论调整、突破、中继、振荡4类形态可归纳为具有集中、倾斜、平衡、分散共4类运行特征的自然属性。其中调整形态、振荡形态、中继形态以时间轴为中枢,而突破形态较其它三类形态有着更为明显的空间性,它的中枢存在于某个时空斜率之中,由突破形态的起点到终点之间的连接线构成,所以可以把突破形态作为用于分析市场涨跌的主体基准,其它形态为客体。
为了进一步明确主体运行方向,可将向上发展的突破形态称为上涨,向下发展的突破形态称为下跌。通过比对突破形态进出单元的同向线段,能够理解突破形态本身的强弱。进段和出段耗时相当的前提下,出段波幅越大说明越强,波幅越小说明越弱;同理,波幅相当的前提下,后者用时越短越强势,反之亦然。简易计算公式:出段波幅/出段k线数量-进段波幅/进段k线数量,结果为正值说明强势,结果为负值说明弱势。
形态的完成是由下一个形态的形成来确定的,从形态的转折次数来讲,只有中继形态不可超过三条线段,其它三种形态则可通过转折延续原有趋势:调整或振荡形态的终转转折的延续构成调整趋势或振荡趋势,而突破形态的趋势则是从起转转折开始的。具体来说,调整形态可以持续走回调段使之构成调整趋势,与之相反的振荡形态可以持续走反转段使构成振荡趋势;突破形态则需要不共用原突破形态线段的反转转折且该反转转折的转折点未触及原突破形态单元时构成趋势,换言之,当突破单元相邻且无价格交集时趋势成立。为了区分不同类别的趋势,当上涨或下跌出现转折延续时可称其为上涨趋势或者下跌趋势,调整或振荡的转折延续可称其为调整趋势或振荡趋势。
第四章:计数
联线理论计数以线段为基础单位,以所视图表为边界,根据K线图表复杂程度采用跨进制的计数方法展开计量,为了便于一致性分析,默认设定每张图表为240根K线,下面逐一解析联线理论计数系统的标注方法。
首先找出一幅图表的最高价与最低价这两个极值,极值之间的K线是整幅图表的主体,以左侧极值为起点,右侧极值为终点,观察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段关系,当起点到终点只有一条线段时,线段起点标记为0,线段终点标1。
当起点和终点之间有多条线段时,通过之前定义可知它的最大轮廓必然为突破形态或突破形态的延伸,简称趋势。这里的起点同样标记为0,0点所在线段的终点标记为1,1之后的回调段标记为2,2之后的反转段标记为3,若之后存在趋势诸如4到5、6到7等依此类推。
通过以上分辨可知,主体计数分为线段级计数和形态级计数两种,接下来增加客体计数的方法。以0-1线段作为两端高低点为例,当走回调段时,由于回调段被主体区间涵盖,因此计数标记为1.1,当继续回调形成调整形态时,终点标记为1.2,此时形成了0-1-1.1-1.2四个点位的调整形态计数。当调整沿趋势发展,依次使用1.3-1.4-1.5等递延标注。
理解突破形态和调整形态的标注方法之后,接下来看中继形态和振荡形态的标注方法。先讲中继形态,由于中继形态初形段和终形段的垂直高度小于连形段,因此计数是由连形段的起点作为0点的,之后的回调转折处计1,回调做段计1.1,若继续回调发展为调整形态按调整形态计数;再看振荡形态,由于振荡形态的所有转折皆为垂直空间最大的反转段,因此只需标注终形段,即0-1。
以上四种形态中振荡形态标注最为简单,只涉及到0-1单条线段计数;其次为中继形态,涉及到回调转折,是第一次对客体结构计数;然后是调整形态的持续回调,第一次出现客体计数的累加;最后为突破形态,通过可以累加的主体计数作为基准达到更加细致的主客体标注方法。以下是突破形态下的几种计数情形:
已知突破形态计数由0-1-2-3构成,当突破形态后的回调段未触及线段2的区间时计3.1,之后若再次回调,计3.2,这时候可看到两个形态,即左侧的突破形态和右侧的调整形态,其中突破形态的终形段和调整形态的初形段共用一段,若继续回调,往调整趋势发展,将沿以3.3、3.4计数,依此类推,直到反转段出现结束此类计数;例如3.4段对3.3段构成反转时,意味着3.4的终点超越了作为同向段的3.2的终点,若此时3.4的终点并未超越3的终点,3.4处计3.2,原3.2的位置退位为3.1的次级,可标注为3.1.1,随后的回调段标注为3.1.2,更多调整趋势被反转的情况依此类推;接着回到3.2段,若3.2延伸为对线段3的反转,这标志着趋势形成,须在此线段终点处标记为5,起点由3.1更改为4。
继续延3.1观察,如若突破形态后的回调段和主体形态的其它线段区间产生干涉,将不再以3.x计数,应以最新干涉到的主体数值作为首位计数。例如进入线段2区间时为2.2,进入线段1区间时为1.1,如果把1反转了,0点重设。下面解析2.x的情况。当3.1延伸到线段2的运行区间时,此线段终点标2.2,原线段3划归为2.1,2.2之后若继续回调则按调整形态计数,直到反转段改变了以2-2.1-.2-2.3为基准的调整形态。这里的反转分别指2.2或2.3所构成的反转段,若2.3反转2.2即形成新的突破形态,这时候须由线段1连接到线段2.2,原线段2.3处标记为3,线段2.2处标记为2,即形成一个内部含有中继形态的突破形态;再来看由2.2段延伸出来的情况,如果是2.2延伸为反转段则形成新的振荡形态,若终点未超越0点,计1.1,原2.1处归结为线段1,此时形成一个含有突破形态和振荡形态的回调转折;当继续延伸超越左侧极点时,则形成最大区间的反转转折,原2.1处计0,线段终点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