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认证
企业主页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论坛
联盟
智库
培训
科研
活动
服务
搜索
认证
企业主页
登录
注册
投机大师
牛股栏
量化交易
恰理财
选拔
测评
孵化
合作
金融
实战
学术
文化
开源课
基础课
认知课
实践课
研讨
逻辑
思辨
决策
泛读
沙龙
旅行
交友
求助
建议
指引
站务
泛读
沙龙
旅行
交友
联线智库
»
首页
›
联线理论
›
操盘室
›
期货中国专访徐凌:大品种 新品种会改变期货公司格局
返回列表
期货中国专访徐凌:大品种 新品种会改变期货公司格局
[复制链接]
澈水清泉
发表于 2013-5-27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联友你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注册学籍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学籍
x
徐凌:
海通期货总经理
2000年因经营管理业绩突出被评为“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经理人”,其后在中国证券市场极度低迷的2001~2005年,多次被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评为“优秀管理明星”,09年初获“2008领航中国期货卓越人物”。
访谈精彩语录:
我们不能这样坐着等,我们要两手抓,一手抓股指期货的筹备,一手抓商品期货的开发。
对股指期货,我们深知“等”和“靠”没有前途。
在08年,我觉得对公司未来发展最有战略意义的事情是网点布局,我们抓住了网点布局的历史性的机遇。08年抓住了营业部设置的历史性机遇,开业了10家营业部,最遗憾的是还有6家营业部没有开业。
我们提出09年是一个管理年。
我们是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团队,我们的人员来自市场,我们要借助商品期货这个练兵平台,迅速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人才拥有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公司能走多远,能做多大。
想做事、能做事、做得出事的才是人才。
我希望更多有抱负的人到我这里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在今年的新品种上卯足了劲,花足了精力。
它(钢材期货)是目前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最有可能拥有话语权的大宗商品。
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和准备充分的公司,可以利用新品种的上市提升它的市场地位,提升它的市场占有率。
抓住了大品种、新品种,就可能改变这个期货公司被动的局面。
你选对了一把手,就等于做好了一个团队、一个区域。
因为券商的到来,对人才的渴求引起了行业大规模的人才流动。
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比是花10倍的努力取得1/10的回报。
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我是比较喜欢去接受挑战的。
我希望能有一个行业自己的媒体能够充分地展示期货人的一些喜怒哀乐,期货行业的风风雨雨。
期货中国1:
徐总您好,感谢您能够接受期货中国网的采访,海通期货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期货公司,08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被评为郑商所市场进步奖、大商所最具成长性会员及上交所交易进步奖,荣膺“2008领航中国期货最具成长性期货公司”等等,请问徐总,海通期货在08年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徐凌:
08年应该是海通期货完整地、全力去做业务的一年,也是发展较快的一年。公司08年的发展,离不开3年来我们每年的战略规划和工作的落实。
05年10月,为了迎接股指期货,为海通证券平台中的客户提供期货通道的服务,或者说是为海通证券这个平台的完整化和国际化服务,海通证券收购黄海期货,我们正式进入期货市场。
刚接手黄海期货时,公司的底子比较差,只有十几个人、几百万的客户权益,硬件也非常落后。面对这样一个公司,我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我们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发力,比如进行信息技术的改造、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对公司名称翻牌等等,这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我们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
到07年初,股指期货时间表还没有明确,我们在3月开了股东会,商议结果是:
我们不能这样坐着等,我们要两手抓,一手抓股指期货的筹备,一手抓商品期货的开发。
公司开始尝试做商品期货。但当时商品期货的蛋糕已经分得差不多了,我们是没有优势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好商品期货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策略和定位。我们当时定下来的策略:一是招募和培养一批业内非常熟悉业务运作的中后台人员,二是我们把利润点放在新上市的品种上。通过海通人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客户权益从07年初的1000多万发展到年底的1.8亿。
在07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08年,我们业务增长很快。我们一开始就明确了一点:
对股指期货,我们深知“等”和“靠”没有前途,
因此把工作重点放在商品期货上。
在08年,我觉得对公司发展最有意义的事情是网点布局,我们抓住了网点布局的历史性的机遇。
我们在07年就意识到08年将是网点布局的重要时机,所以我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个方面,我自己挂帅当组长,成立了一个网点设置领导小组,开始战略性的布局。在我们认为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在海通证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我们去布网点。08年,当地监管部门同意我们设置的网点共有16家。
在参加郑商所一次年度会议时,被问及08年感觉最得意和最遗憾的事时,
我说我最得意的是08年抓住了营业部设置的历史性机遇,开业了10家营业部,最遗憾的是还有6家营业部没有开业。
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好的布局,08年的快速增长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其实相比09年,08年的增长还是慢的,在09年刚刚过去的4个月,我们的保证金在08年的基础上又翻了1倍,目前的客户权益已经接近12亿。海通期货在布局上的最核心价值开始强有力地展现出来。
(海通期货05年10月收购黄海期货,从零做起。06年主要搭好技术、硬件和人才的基础;07年重点做好几个新品种的业务;08年抓住了网点布局的历史性机遇;在此基础上,09年有了更好的发展势头。)
期货中国2:
08年12月18日,海通期货创记录地一天之内新设9家期货营业部!09年海通期货在营业部拓展方面还会像08年那样大动作吗?
徐凌:
营业部设置是我们总体的规划,当时我们计划3年内实现20家左右的规模。我们08年的步子快了一些,在09年我们会更多地做好营业部的基础性建设,把已经获批已经开业的营业部经营得更好,提高它们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
所以我们提出09年是一个管理年。
在营业部的设置上,09年的总体想法是,已经获批筹建的顺利开业,已经开业的则要管理好,若条件允许,考虑再争取两三家之前没有获批的营业部能够开业。
期货中国3:
海通期货在08年取得不菲的业绩与公司在商品期货的拓展与研究上肯定是分不开的,许多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对商品期货都抱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请问徐总,海通期货的公司发展战略中,商品期货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和传统的期货公司相比,海通期货有优势吗?
徐凌:
这个问题分两块来回答,
第一个是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海通期货对股指期货的认知;第二个是传统期货公司和券商系期货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或者说是他们之间的差异。
从西方国家期货市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80%-90%以上是金融衍生产品,而我们国家发展比较缓慢,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开出来,但最后的发展路径一定会有金融衍生产品。目前股指期货的时间表还没有出来,所以我们对商品期货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我们是比较早涉足商品期货的券商系期货公司之一。
我们是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团队,我们的人员来自市场,我们要借助商品期货这个练兵平台,迅速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去年我们带领团队去业内成熟的传统期货公司考察,我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
两类公司最大的差别首先体现在整个团队对这个行业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
我们始终是以一种学习的姿态,一种敬畏的心情在做这个行业,做这个市场;其次,传统公司的人才储备很丰富;再次,传统公司在对行业的理解上、在服务产业客户上、在盈利能力上有优势。当然券商系公司也有其优点,比如母公司的支持,股指期货的现货背景等。
以海通期货为例,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从我们的组织构架,我们对人才的理解和储备,我们的营业部布局,海通期货都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期货中国4:
徐总个人获得了“2008领航中国期货卓越人物”这一重量级的奖项,面对业界对您的认可,您自己如何看待这一荣誉?
徐凌:
虽然我自己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
但这个成绩的取得更多的还是得益于海通这个品牌。
应该说,在这个品牌下很多人都能够得到我这个荣誉。
我非常珍惜非常看重海通这个品牌,它是一个金字招牌,是一个无形资产。
特别是我的员工,去开发客户的时候,把海通的名片拿出来,客户就不需要去了解更多的背景。做这个期货公司,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市场给了我较高的评价,由于海通这个品牌,市场又给了我更多的关注,客户给了我更多的信任。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经过我们的布局,股指期货开出来后,我们海通期货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大的加速度。
公司的发展应该先把基础打好,比如人才的大量储备,现在同样的规模,我们公司比其他公司要多一些员工,表面上看是人力的浪费,其实不是。
人才是很稀缺的!
文华财经有我一个关于人才的专访,我对期货公司人才的看法是:
人才拥有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公司能走多远,能做多大。
运营公司我最看重三点:人才、机制、管理团队。
想做事、能做事、做得出事的才是人才,
我能够提供好的平台和品牌,我希望更多有抱负的人到我这里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期货中国5:
09年中国期货市场有许多新品种推出,钢材期货、早籼稻期货已经上市,另外如PVC、生猪、焦炭等也在积极筹备中,可以说今年将是一个新品种大年,您觉得这对期货公司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而海通期货在新品种方面有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徐凌:
期货公司对新品种肯定是很欢迎的。
它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个人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所谓挑战就是你的能力够不够,包括你的营销能力、服务能力能不能跟上市场快节奏的需求,这个我觉得通过团队的努力可以实现,我们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抓住相应的机遇上。
期货公司都很重视新品种的上市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所以在新品种层面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去备战,去迎接每个新品种带来的机遇。去年我们PTA这个品种是全国10强,黄金也是10强(而且排名靠前)。正因为有去年新品种的体验,
我们在今年的新品种上卯足了劲,花足了精力。
我们在钢材期货上花的精力很大,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我自己做组长,集中了公司的优势资源,对客户进行介绍、开发、营销、培训一条龙服务。对马上要开的品种PVC,我们也准备做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期货中国6:
钢材期货在行业、期货公司、投资者的期待中揭开了面纱,首日的成交额更是破了新品种首日成交额的记录,但是就近几日的交易情况来看,似乎之前的火热已经消退,您觉得钢材期货的推出对目前期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凌:钢材期货没出来之前,我们对它的期待很高,它是目前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最有可能拥有话语权的大宗商品。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钢材的现货商、贸易商也意识到了期货这个工具的功能,开发起来会比以前更好沟通一些。钢材期货在开出来后,还需要交易所和监管机构进一步去完善制度。我们一直认为钢材这个品种有比较大的空间,目前真正进来参与的企业客户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处于观望状态,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对它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期货中国7:
钢材期货的推出对众多钢铁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提供了套期保值的手段,这对近来低迷的钢材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为钢企的套保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请问海通期货在为企业套期保值的工作上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和准备?
徐凌: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钢材研究小组,由研究所的所长挂帅,我们对钢材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
我们会对企业的需求、企业的产能等做充分的了解,并进行一周时间的实地调查,然后再量身定制适合它的方案。其次,在调查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设计应对钢材期货的组织构架、内部的职能设置等,这个我们也已经为好几个企业做了,比如帮助企业成立期货部、期货处。第三,光靠钢材研究小组还不够,我们动员了全公司的力量,为企业提供包括营销、风控、财务等等全方位的服务,一个大的企业能够感受到我们能为它带来什么。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得到了接受我们服务的企业的首肯和认可。
期货中国8:
3月底海通期货联合“我的钢铁网”成功举办了首届钢材期货高峰论坛,“海通期货-mysteel钢材期货培训学院”也成功揭牌,请问徐总,海通期货办这个培训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徐凌:
这是我们另一个重点,是
我们着力打造的培训,因为期货是一个专家理财的市场。
作为一个经纪公司和一个中介机构,我们需要多加强客户的期货知识和操作技巧,为此我们设置了专门的培训部,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培训,树立自己的品牌,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技巧,增加客户对期货市场风险的认识,减少客户的损失,所以我们打出了一个口号:“学期货,到海通”。
我们建立了全国的讲师团团队,有ABC三类,分类讲课,目前我们的培训是免费的,未来在一些专业培训上会考虑有偿服务。
期货中国9:
您在首届钢材期货高峰论坛上指出,钢材期货将会打破期货公司的格局,您能否为我们分析一下期货公司的格局将如何被打破?打破后的新格局又将是怎样的?
徐凌: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和准备充分的公司,可以利用新品种的上市提升它的市场地位,提升它的市场占有率。
钢材是一个特大品种,虽然现在它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一些大的钢材企业,就算是套保也好,都是数以亿计的量,这对一个期货公司会有很大的提升。从实际上的效果来看,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强者更强,第二个是券商系的公司在钢材期货上脱颖而出。所以
抓住了大品种、新品种,就可能改变这个期货公司被动的局面。
期货中国10:
券商系期货公司的不断增加其实对人才匮乏的期货业也是一种提升,请徐总介绍一下海通期货在人才引进以及培养方面的状况?
徐凌:
人才,我一直比较重视,我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人才的物色、选用和培养上。我之前在交通银行做了很多年的人事处长,我知道人的重要性,每个网点,包括每个单位,
你选对了一把手,就等于做好了一个团队、一个区域,
它的业务一定会上来。我们要构建未来的体系,
做强做大海通期货,人是重中之重,
摆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
怎样去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怎样去培育一支更优秀的团队,这也是我们一直思索的一个问题。期货这个行业的人才是很匮乏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在招人,但是还是不停地在淘汰。
关于引进和培养,我是这么看的,
从长期来看,肯定是要靠自己培养的人
,他们最熟悉公司、对公司有忠诚度、最能适应环境,但自己去培养需要很长的周期,
快速地去做业绩、做规模,靠培养是来不及的,
所以我们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核心岗位我们早期都是采取引进的方式。
因为券商的到来,对人才的渴求引起了行业大规模的人才流动,
第一轮是非券商类公司的人才向券商类公司流动,一般都是二三流公司的人流向券商类公司,第二轮是券商系公司之间的人才流动,第三轮是一些出类拔萃的公司之间人才的流动。我们现在对某些岗位都是采用自己培养的方式,比如客服、研究等。
我们制定了5年的人才规划,吸引真正想做事的人来我们这个平台,
通过市场化的公开招聘、公司内的中层人员公开竞聘的方式来提升公司的人才实力。
期货中国11:
不少期货公司在网站上都公示了居间人信息,海通期货也是如此,作为游离在监管之外的期货居间人,业内给予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们对期货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恶性竞争,您是怎样看待这个群体的?
徐凌:居间人是期货公司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在一个竞争很充分的行业,它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要一分为二地看。
作为一个经纪公司,扬长避短,利用居间人的优势并规避他们的弱势或是弊端,非常重要。我们公司提倡要大力发展优秀的居间人,要去引导他、培育他,让他有归属感,去规避他有可能带来的风险。甚至我提出一个口号,优秀的居间人,只要他愿意,可以成为我们的员工。同时我们要淘汰一大批寄生在这个行业的不规范、投机取巧的居间人。海通期货要建立居间人的诚信平台,准备做一个居间人认证制度,规范居间人市场。
期货中国12:
目前海通期货同时进行着三项大赛:第三届全国期货实盘大赛、第二届“海通杯”全国操盘手大赛和金融界“2009领航中国期货”实盘精英争霸赛。三项赛事的奖品都非常诱人,奔驰轿车和高额现金奖励使得全国的操盘高手都跃跃欲试,海通期货做出如此大的投入举办这三项赛事的原因是什么?
徐凌: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实盘大赛提高我们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第二是能够发现一批风险控制能力强、操盘能力优秀的人才。
去年我们通过第一届“海通杯”全国操盘手大赛和期货日报举行的实盘赛发现了一批人才。后续的工作我们也做了很多,我们请了去年的全国冠军与客户做了一系列的报告,交流心得。今年我们报名的人数是所有期货公司最多的,
我们希望我们的操盘手大赛能够成为全国较具知名度的赛事。
期货中国13:
我们了解到,您曾就职于证券公司,而现在转战期货公司,这样的角色转变,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您觉得证券行业和期货行业哪个更具有魅力?
徐凌:
我的转折跨度是比较大的,第一个转折是公务员到银行,然后是银行到证券,再是证券到期货。影响比较深的当然是证券到期货的转折,
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比是花10倍的努力取得1/10的回报,
这个差异很大。为什么我要放弃优厚的待遇去迎接这个挑战呢?
从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我是比较喜欢去接受挑战的,
我走的每一步转折都富有挑战,每一个成功,每一个进步都是金钱无法衡量的。至于说魅力,作为职业经理人来说,你的待遇不一定和你客户的盈利成正比,我们重视的是职业生涯的抱负。我们要借助海通期货这个平台,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抱负。
期货中国14:
期货中国网
www.7hcn.com
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期货行业的专业、高端、全面的沟通平台,用一份微薄之力、用一份坚持推动中国期货行业的进步,在这里我们也想问一下徐总,您对期货中国网这样的网站会有怎样的期待和要求?
徐凌:
我是比较关注期货中国网的,对你们这个网站我也可以说一下个人的简单看法。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希望能够有一个载体,反映期货公司的经营状态、期货行业这个业态中的人和事。《期货日报》是业内唯一的报纸,客观地说,它做得很不错,但我觉得还不足以充分地反映这个行业,
我希望有一个媒体能够全面展示期货人的一些喜怒哀乐,期货行业的风风雨雨。
过去这个行业很小,关注的人很少,现在不管是在管理层、企业还是普通人眼中,它的地位都在不断地提高。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载体,它可以帮助从业人员提高,可以方便投资者与高手交流,可以帮助大家发现市场机会,
一个人和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整合行业中的力量来做好这件事。期货是刚刚起步的行业,这方面有空间,并且大有可为。
期货中国15:
感谢徐总在百忙之中接受期货中国网的专访,我们也祝海通期货在09年能够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最后,按照往常惯例,请您展望一下,中国未来几年期货市场的发展态势和前景。
徐凌:
对这个行业,我个人充满了期待,这个行业将来的前景一定非常美好,甚至
不排除更长远的时间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市场,
吸引世界顶尖级的机构与人才参与。当然,中国的市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五年内我估计能够把股指期货做成熟,在大宗商品的全球话语权上有一席之地。
期货中国网
主持:沈良 记录:刘健伟
2009年05月12日
联线中国微信ID:nlinechi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郑重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
本站不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任何情况下的收益或损失请自行承担。
Copyright
© 湖南联线智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融实战学术文化家园!立信金融,承创文明。
湘ICP备1501147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